供求信息描述: |
庭院常用石材种类及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,地大石多,奇石种类层出不穷,堪称世界奇石之王国。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就取灵璧石作特磬,到了战国时期已有贡石之文献记载[1]。宋代杜结撰写《云林石谱》就已记录了116种石材;明代林有麟著有《素园石谱》,记录了100余类石种;明代计成根据石材的不同石性及造型特点,分门别类对石材进行归纳简述,在《园冶》中共收录了15种山石[2]。欣赏奇石之风一直绵延不断,迄今已不下数千年的历史,并形成了一门世界上独一无二、博大精深的奇石文化。在现代庭院中,常用的石材大致如下。 1石笋 一是白果笋。呈绿灰色,在绿灰色的细砂岩中沉积了一些卵石,又称子母石、子母剑。“剑”喻其形,“子”即卵石,“母”是细砂母岩。二是乌炭笋。顾名思义,是一种乌黑色的石笋,比煤炭的颜色稍浅而无甚光泽。如用浅色景物作背景,其轮廓就更清晰[3]。三是慧剑。是一种静面青灰色或灰青色的石笋。 2其他石品 一是由于地壳运动或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动、植物化石,如硅化木等,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,常作特置或对置。二是九龙璧,俗称华安石。形体浑圆,颜色为棕褐色,具光泽且有白色条纹,是草坪中庭院或作为器设的上等佳品。人工塑石。利用混凝土、玻璃钢、有机树脂、GRC假山材料进行塑石,其优点为造型随意,体量可大可小,特别适用于施工条件受限制或屋顶花园结构条件受限制的地方。但缺点是寿命短、人工味较浓。 3石灰岩类 一是太湖石类。质坚硬,“叩之微有声”,轮廓柔曲,纹理纵横,脉络起隐,环洞透漏,面多坳状。石材线条浑圆流畅,洞穴透空玲巧,适宜特置或叠石。二是象皮石。质软而少光泽,多皴细纹,少环洞,色灰,常加杂白色细纹,很像大象的皮肤,因之得名。三是龙潭石。质坚色青,纹理、环洞同太湖石。四是钟宫石。为沉积岩,色青纹少,多皴少透,有层次的纹理。五是灵壁石。质硬,叩之有声,面有坳坎,有婉转迴折之势(多呈“之”字),可与太湖石媲美。大部分灰黑色,也有白色。是一种较高档的石料,适宜特置。六是英石。质坚而脆,叩之有声,有迴折之纹裂,淡青灰色,白脉笼络。该石材千姿百态,意趣天然,为庭院造景的理想用石。七是房山石。质坚而硬,叩之无声,多小孔穴,沉实浑厚,色土红正黄转灰黑。八是砚山石。质坚而脆,叩之微有声,色淡黄,石多穿眼,奇怪万状。九是宣石。为方解石、石英、长石等共生。色白犹如积雪覆于灰白石上,出土时表面有铁锈色,若干年后会逐渐变白。由于它有积雪一般的外貌,因此很适于作冬景的造型。 4砂岩类 一是黄石。橙黄色,质坚沉实,纹古拙,棱角分明。与湖石相比,它平正大方,立体感强,具有强烈的光影效果。二是青石。灰绿色,质有硬软,纹理交斜,体形呈片状,又称青云片。 庭院是以山石为材料,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,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山体局部的组合,它不具备完整的山形。中国传统庭院崇尚自然,庭院构图一般以山水为主,其他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在庭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构景作用。在现代庭院中,山石也是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,庭院组景不仅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,而且能陶冶情操,给人们无穷的精神享受。石玲珑剔透,有远古之意;石如抽象雕塑,有现代之感。千姿百态的庭院丰富了庭院的内涵。因而,庭院在现代庭院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笔者从庭院石材的种类、选石的原则、庭院与其他造园要素的组景等方面,分析了庭院在现代庭院中的造景手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