樟子松绿化苗圃
樟子松绿化苗圃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樟子松苗木繁育苗圃,本苗圃樟子松规格齐全、质量可靠、价格合理,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便捷。主要经营樟子松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本苗圃的规模正在不断的壮大。
| 企业详细介绍: |
樟子松绿化苗圃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樟子松苗木繁育苗圃,本苗圃樟子松规格齐全、质量可靠、价格合理,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便捷。主要经营樟子松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本苗圃的规模正在不断的壮大。 樟子松(Pinus sylvestris var. mongolica),常绿乔木,高达30米,胸径可达80厘米,为欧洲赤松的一个变种,在我国天然分布于大兴安岭、呼伦贝尔沙地、小兴安岭等地区,多为幼龄林和中龄林,大树很少,分布区夏凉冬冷,年降水量300-500毫米,土壤为淋溶黑土。樟子松是阳性树种,根系非常发达,耐旱、耐寒抗风,适应瘠薄土壤,多生于较陡的阳坡或半阳坡上部,多为纯林。花期5至6月,球果第二年9至10月成熟树形树干美观,材质较好,近似红松类,可代替红松使用。 章古台 位于东经 122°22 ,北纬 42°43 ,海拨高 226.5 米。地处科尔沁沙地东南缘,行政区划属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。按中国地形区划草案,概属于东北平原下沉区。 章古台一语,按蒙古语原音,章古-塔拉-系苍耳(章古),甸子(塔拉)之意,即甸子上有苍耳而得名。低平甸子一般中部低凹,有的潴水成泡沼。章古台附近少有河流,仅有一条发源于泡沼,南北走向的小河,旱季干涸,汛期溪水潺潺。 此地两千年前,便有了人类经济活动。在辽代乃春猎之地,金代则为契丹二十部族牧地,清太宗时设有养息牧场,清文献通考记有“长林丰草,讹寝咸宜,游牧别群,孔阜孔硕,凡马驼牛羊之孳息者岁以千万计......其地在章古台”。恰标出该地过去草原甚或森林草原景观。 在近代随着人类不合理的频繁经济活动,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和风蚀,从而逐渐形成沙丘景观,故有“八百里瀚海”之称。 温带季风性半湿润森林草原气候,气温日变、季变较大,年平均气温 5.7 ℃,绝对最高气温 37.2 ℃ , 绝对最低气温 -29.5 ℃,年降水量 500 毫米左右,雨量多集中在 7~8 两月 , 冬季少雪,风的危害较严重,风向春季以南及西南为主 , 最大瞬间风速 32 米 / 秒,年蒸发量 1.200~1.450 毫米,为降水量的 3 倍。冬季多西北风 5 米/秒起沙风达 240 次以上。 章古台沙地的成因系古代河流沉积而成,分为流沙地,半固定和固定沙地,其中流动及半流动沙地约占 20% ,固定沙地约占 80% 。地貌最大特征是沙丘相迭,丘间分布有风蚀低地。半固定沙丘多为椭园型,呈无层次的单项沙地。腐植质含量极低,流沙地有机质约在 0.39~0.50% ,固定沙地亦不到 1%, 氮、磷缺乏,主要成分为 石英沙( 贮量丰富 )约有70 % 为细沙,土壤物理粘粒少。成土过程微弱,质地松弛,无结构,呈中性反应,群丘间为质草甸土或沼泽土,地下水为淡水,水位较深,一般不能为植物所利用。 在植物分区中,系华北植物区系与蒙古植物区系,西辽河小区的过渡地带,由于人为经济活动的结果,华北区系的植物已经退化,而蒙古区系植物则有所前进。其植物组成的特点是以森林草原植物为主,中旱生植物占优势,流沙地生有差巴戈蒿、黄柳等。固定沙地有明显蒿属草原特征,代表植物被有小白蒿、黄蒿、碱草、细叶胡枝子、兴安胡枝子、野麦子和麻黄等。但局部地区尚有华北区系植物,如花曲柳,胡枝子等。植物近期500种,其中以菊科、禾本科居多。http://www.zzsjd.cn |
请注意所有企业黄页都由用户自行发布,本网不对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及有效性负责